第599章:建宁二年-《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我估摸着能熬到刘宏孙子辈!”

    刘宏作为君主的手段,已经在再度送走窦氏的政变中,展现了出来。

    而眼下,

    这小子正忙着吸取前人经验,用宦官打压趁着窦氏与宦官互殴,从而雄壮起来的清流们,为他们定制第二次“党锢之祸”。

    俨然有桓帝当年的风采。

    而有这样的权衡手段,想来汉室那老旧不堪的宗庙,还不至于倒在他手里。

    “还想着传到孙子辈啊?”

    “看来你对汉室社稷,还挺乐观的?”

    “乐观个屁!”刘老三摸着自己的胡子说,“乃公这是充分考虑了刘炟血脉的影响!”

    “按后面皇帝只能活三十岁算的!”

    汉家天子成婚生子,普遍在十多岁时便进行了。

    不管后面能不能养活,起码“早生早育”,是一直有的。

    所以这样算来,三代人的时间,听起来长久,实际上也就四十来年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刘宏恐怕也活不到看到他孙子出生的时候!”

    何博听到祖宗咒骂子孙短命,直接笑了起来,指着他说,“也就你这样的人,能说出这样的话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,汉室还能活多久,不在于我,也不在于皇帝能不能掌握权力。”

    “只在于百姓还能忍受多久。”

    “你当年芒砀山起义,不也是一拍脑袋就干了?”

    “难道还抽空琢磨过上头的情况吗?”

    刘老三摇了摇头,跟着笑道,“也对,也对!”

    “这胸口的恶气一起来,脑子就什么都没有了,就想着泄火了!”

    他举起酒杯,跟何博碰了一个,然后一口畅饮而尽。

    “那就祝刘宏小子运气好些吧,百姓们能多忍他几年!”

    “对了!”

    “张角是咱中原土生土长的,性子没跟西海来的那些家伙学坏吧?”

    西海道长的武德,

    那可是广为人知的。

    何博对此,只含笑不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天下是越来越乱了。”

    “汉室也是越来越无能。”

    “清除腐肉这样的事情,竟然还要假他人之手!”

    漳水边的巨鹿城中,

    身穿孝服的张梁捧着一份新鲜出炉的小报,满是气愤的说道。

    张角和张宝正在收拾屋子,听到兄弟这样说,便询问他看到了什么,竟然又发出这样的言论。

    当然,

    考虑到张梁的性子,以及汉室日益颓唐的国势,

    在张氏这简朴的宅院内,这种话隔三差五,也能听上一回。

    “是幽州那边,位于汉燕边境上发生的。”

    张梁抖了抖那泛黄单薄的报纸,对大哥说道:

    “还记得我们先前去燕国的路上,遇见的,那群劫掠人货的恶贼吗?”

    张角于是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事。

    那时他带着信众、兄弟,离开了河间郡,便朝着东北的渔阳郡而去,随后便知道了了,何为“边境之地,无法无天”——

    由于大汉中枢近百年的起起伏伏,

    使得越往边境去,情况便越是复杂,当地人行事,也多有违背律法之举。

    比如说,

    私自煮盐,进行贩卖;

    占据铜铁之矿,私自开采,为自己铸造兵器甲胄等等。

    虽然今汉和帝之后,考虑到盐铁官营带来的强买强卖、铁器质量低劣等弊端,放弃了专卖之权,转为向民间煮盐造铁之人征税。

    但这税自然是较为高昂的。

    毕竟当今之世,能够参与这般行业之人,身家必然不菲。

    可贪欲向来是得了一寸,又想要一丈的。

    地方豪强们好不容易说服皇帝放弃了官营专卖,将这等造钱的法子,捏在自己手里,接着又心疼起按照新制,需要缴纳的税款来。

    唉,

    当家做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

    家族繁衍昌盛,族内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宗族长者分一口饭吃。

    考虑到这种情况,

    豪强们只能忍痛含泪,开私矿卖私盐,把赋税节省下来,造福自家人了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还很有理由:

    “我将赋税缴纳给朝廷,也不知道会被权宦奸臣,盘剥多少过去!”

    “我家铸造的铁,煮出来的盐,哪一件不比官营的要优良?我多多的做一些,也能造福天下万民嘛!”

    只是,

    那些因此受苦的百姓,应该是没被算在他们口中“万民”之中的,也不知贵人们心中的“天下万民”,究竟是在哪里。

    “是的……采矿冶炼,需要的人实在太多了……”张角忍不住喃喃说道。

    偏偏又是暗地里不能见光的事,
    第(2/3)页